1987年,法门寺唐代地宫重现天日,一套唐朝皇室御用的金银茶具更是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。它被誉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、规格最高、配套最完整、工艺最为精美的茶具宝物。
据出土的《献物账》碑载,供奉茶具为:“笼子一枚 ,重十六两半。龟一枚,重二十两。盐台一副,重十三两。结条笼子一枚,重八两三分。茶槽子、碾子、茶罗子、匙子一副七事,共八十两……琉璃茶碗、柘子一副……”等。
根据其用途,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:焙炙——碾碎——筛罗——煮水加盐——加茶末——品茶
为什么说是“简要概括”呢? 因为唐代茶道,讲究颇多,短短这么几步,听起来简单,做起来,可是十分繁琐的。
第一步焙炙
茶笼是用来盛放圆形或方形茶饼的器具,一般挂在凉爽通风处,以保持干燥。当茶饼潮湿时,茶笼也可用于焙炙。
▲唐·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(法门寺博物馆藏)
第二步碾碎
待茶饼干燥后,将茶饼放入槽子内,用碾轴碾碎。 民间的碾一般为木制,内椭圆而外长方,椭圆有利于运转,外方能防止倾倒。而皇家所用则明显更为奢华。
▲唐·鎏金花鸟纹银茶槽子、碾子(法门寺博物馆藏)
第三步筛罗
碾碎的茶叶末有粗有细、有优有劣,显然不是每颗茶叶末都能被用作泡茶的原料,这就要求其必须经过筛罗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
▲唐·鎏金飞天仙鹤纹壼门座银茶罗子(法门寺博物馆藏)
第四步煮水加盐
等茶叶末准备妥当,就可以烧水了。 唐代人认为,煮茶用的水,以山水最好,其次是江河的水,井水最差,奔涌湍急的水不宜饮用。
▲唐·蕾纽摩羯纹三足架银盐台(法门寺博物馆藏)
第五步加茶末
在唐代,流行两种饮茶方式,一种是陆羽倡导的煎茶法,一种是苏廙提出的点茶法。 这两种方式在前四步差别不大,最主要的差别,便在于加茶末这一步。
▲唐·鎏金飞鸿纹银则(法门寺博物馆藏)
第六步 品茶
素面银香匙。茶末投入汤心,为了达到调如融胶的效果,必须以茶匙击打汤面,使得茶末融于汤中。匙面圆形,匙柄上圆下扁。
鎏金卷草纹长柄银勺。勺面微凹,勺扁长,上宽下窄。柄面自上而下分别装饰三段蔓草纹,期间以凸起的莲蕾作界,纹饰鎏金。此器用于击沸茶花、搅拌调制茶汤。
把多余的茶末贮存到盒中,以便下次使用。黄金碾畔绿尘飞,碧玉瓯中翠涛起,如此这般,一杯好茶便算完成了。
地宫所出的这件鎏金龟形银盒,便是贮茶之器,它分体錾刻,焊接制成,龟状,昂首,曲尾,四足内缩,以背甲作盖,龟首及四足中空。通体錾刻纹饰,多为龟甲文、锦纹和鱼子纹地,部分鎏金。
▲唐·鎏金龟形银盒(法门寺博物馆藏)
鎏金人物画银坛子。贮存盐花。带盖,直口微敛,深腹,平底,圈足。腹部分作四个壶门形,分刻四幅画面。第一幅一人吹笙跪坐于蒲团上,前有风鸟起舞。第二幅为一蛇口含宝珠,一人伸手做接珠状。第三幅为一人双手抚琴跪坐于蒲团上,前有双鹅展翅而立。第四幅为两人相对跪坐于蒲团上,一人吹箫,一人捧钵,其外填饰缠枝蔓草。
鎏金团花纹葵口圈足小银碟。锤击成型,花纹平錾,纹饰涂金。葵口,浅腹,圈足。碟内底中心刻四株折枝花组成的圆形团花一朵,内腹面散点装饰五株“十”字形折枝花,边沿饰仰莲瓣纹。
陆羽《茶经》:“茶有九难:一曰造,二曰别,三曰器,四曰火,五曰水,六曰炙,七曰末,八曰煮,九曰饮。”
《茶经》中说:“茶有九难:一是制造,二是识别,三是器具,四是火力,五是水质,六是炙烤,七是捣碎,八是烤煮,九是品饮。”
这九个步骤,对于一杯好茶而言皆缺一不可。但只有第九步,是最为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一步,因而看似容易实则难。
《茶经》中也说:“为了解渴,则要喝水;为了兴奋而消愁解闷,则要喝酒;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,则要喝茶。”
可见,对于唐朝人而言,茶,早已超越了一种生活必需品的范畴,而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与文化层面。
本会吸收资深茶文化专家和热爱茶文化艺术的名家、学者,从事茶科学研究的相关机构或企事业单位,茶学术界、茶经济界、茶企业界人士及茶人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。......